第640章 赐画题诗_红楼襄王
笔西中文网 > 红楼襄王 > 第640章 赐画题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0章 赐画题诗

  画卷之上,第一主题是皇帝的勇武吗?此刻朱景洪不觉得是这样。

  这时宝钗已然开口:“好一个父慈子孝的场景!”

  迎着宝钗的目光,朱景洪说道:“你觉得画的是父慈子孝?”

  “不然是什么?”

  “所以这是告诫我要孝顺?”

  宝钗点了点头,自顾从朱景洪手中拿过画轴,走向侧厅书案说道:“应该有这一层意思!”

  朱景洪起身跟了过去,问道:“还有什么意思?”

  把画铺在书案上,宝钗仔细观察着细节,然后说道:“或许是怀念吧!”

  “怀念?”朱景洪大感诧异,这个词出现让他觉得违和。

  转头看向一旁的丈夫,宝钗指着画里的父子说道:“难道你不觉得……这一刻很美好?”

  朱景洪没有看画,而是直接调出脑中记忆,他承认那一天确实很融洽,父子二人如寻常百姓一般。

  “嗯!”朱景洪微微点头,其实他不太愿意承认。

  宝钗坐到椅子上,越发笃定说道:“所以啊……陛下应该是期望,你们父子重归于好!”

  朱景洪继续深思,刚才分析的内容,他若是旁观者也能道出,身在局中所以难以自观。

  “真是这些个意思?”朱景洪不确定的问道。

  宝钗遂答道:“不管是不是,按着这个思路走,至少不会有大错!”

  “嗯!”

  朱景洪才应了一声,就听宝钗说道:“帮我研墨吧!”

  “做什么?”朱景洪下意识问道。

  “帮你题诗啊……难不成你来?”宝钗没好气的问道。

  “你的字迹,终究娟秀了些,只怕……”

  “我写下来,你抄上去不就行了!”

  “也好!”

  于是乎,朱景洪干起了小厮的活儿,而宝钗则提笔皱眉思索起来。

  待朱景洪研好墨,宝钗蘸墨便在白纸上书写起来,竟是一连写了三首。

  朱景洪粗略一读,便惊叹于宝钗之才情,能以应制颂圣的格律,把父慈子孝写得入木三分。

  谁知下一刻,宝钗竟是直接夺过纸笺,揉成一团后扔到了废纸篓里。

  “你这是做什么?写得挺好的啊!”朱景洪反问。

  宝钗站起身来,走到一旁的椅子落座后,说道:“就是因为写得还行,所以扔了!”

  “为何?”朱景洪疑惑发问。

  宝钗随口答道:“你又不考进士,写这么好作甚?”

  虽然是玩笑之言,却也道出了原因。

  走到宝钗面前,朱景洪伸手就要将她拉起来,同时说道:“那你倒是重写啊!”

  奋力拍开他的手,宝钗说道:“你急什么,反正你也得禁足一段时日,过些日子再写又何妨?”

  “好好好……依你便是了!”朱景洪笑着说道。

  “倒是有件事,我已急得不行,还请王妃帮我!”

  “何事?”

  抬头看向朱景洪,只从对方脸上坏笑,宝钗就意识到是怎么个事。

  看着已经扑来的朱景洪,宝钗一边躲闪一边说道:“这可大白天,你不要脸我还要呢!”

  “你我夫妻,谁敢乱说?”

  言罢,朱景洪不等宝钗解释,便将她拦腰抱了起,朝着卧房方向走了去。

  颠鸾倒凤之事,自是无须赘言。

  转眼又是几天时间过去,朱景洪真就老老实实待在府里,听着王培安每日跟他上课。

  而在这几天里,朝廷内发生了几件大事。

  第一个便是涉案的将领们,他们的处置结果被确定,三十余人里有七人被免职,有十三人被降职任用,余下十三人则降级外放都司。

  如此惩处,相较于张儒林定的罪,已是朱咸铭宽恕的结果,反倒让他收获了一波人心。

  至于张儒林,则在东宫一系弹劾下,被安上了贪功冒进的罪名,最终在睿王一系尽力挽回下,落了个外放知县的结局。

  而这件事之后没两天,皇帝就又发布了谕旨,嘉奖睿王修大典进展神速,一应赏赐可谓是丰厚无比

  最让东宫难受的是,朱景源为国举“贤”推荐的十几名官员,全部都获得了皇帝的同意。

  一时间,睿王府声势大涨,竟有盖过东宫之势。

  三月初一,傍晚,东宫。

  “殿下,陈阁老的意思是,咱们这份名单得改改,如此他才好向圣上陈奏!”

  东宫一座偏殿内,一名学士正在小心解释。

  沈进勋等人有了处置结果后,王培安就启程去了金陵,毕竟他的差遣还在那边。

  看着修改过的名单内容,朱景源只能全部都同意,直到他看到了最后一处改动。

  准确的说不是改动,而是“贾赦”这两个字被划掉了。

  朱景源非常清楚,掌握军队是何等重要之事,所以他想到了倚重贾家,然后他就想到了神威将军贾赦。

  贾赦是一品散阶衔,理论上来说可以做都督,但朱景源知道这不现实。

  为了尽可能降低皇帝猜忌,朱景源没让贾赦到亲军和京营任职,而是打算外放其到广西任都指挥使。

  广西偏远不至于让皇帝有戒心,且有平定南越之任可攥取军功,最关键的是都指挥使的位置年前空下了,乃是安插贾赦最合适的位置。

  只是,朱景源这绝妙的点子,被次辅陈锦昀给否决了。

  作为内阁大臣,陈锦昀一直与三位嫡皇子保持着距离,可在近期情况发生了转变。

  比如眼下,这位大学士竟主动给太子提建议。

  叠好名单,朱景源徐徐说道:“你告诉陈阁老,说其他的我都同意,唯贾赦一定要任武职!”

  这里他已改变说法,只要求是武职而未定具体职务。

  “是!”这名学士无奈答道。

  当此人退下之后,又有一名宦官进了殿内,却是来跟他禀告朱景洪的情况。

  他在襄王府,自然也安插了眼线,一些基础的情况都知道。

  今日所禀告的内容,和以往天基本没啥区别,朱景源问了几句便让这宦官退下。

  “父皇是真要冷藏老十三?”朱景源低声呢喃,语气仍不太确定。

  这是元春走了进来,刚才的话她听见了,于是说道:“殿下,咱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!”

  朱景源抬起头,看见已到面前的妻子,于是笑着起身:“你说得对,只要咱们在变强,就不怕别人威胁!”

  “老十三犯了禁忌,被削了俸禄还被禁足,如今威胁倒是不大了……”

  听到这话,朱景源摇了摇头,说道:“只要他没被废,威胁就不会小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