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:肩上的担子_贞观公务员
笔西中文网 > 贞观公务员 > 第34章:肩上的担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章:肩上的担子

  陈平安的好心情暂时没了,挥挥手,让张超安排人,送姐妹两人回去安葬她们的母亲,还多给了一些钱。

  “去吧。”

  “若是不愿来我府上,这钱就当做是借你的,以后可想办法慢慢还便是了。”

  小姑娘却跪在地上,施礼道:“慧娘的娘亲说过,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,收不回来,郎君与慧娘有恩,慧娘岂能忘恩负义。”

  “天黑之前,慧娘会带着妹妹回府上,此后任劳任怨。”

  陈平安叹了一口气,也没有再说什么。

  周围的百姓们也都看着。

  慧娘也是一个守着诚信的人,他也不能不要这笔买卖了。

  况且,慧娘姊妹现在无依无靠,让她一个女子能做什么,才能继续在这京师生存呢?

  陈平安和敬晓月一起回到了府上。

  自己一个人待在了后院的书房中,看着自行车发呆。

  这两个月来,其实对于这个时代,都是有一些模糊,或者是说有点儿先入为主。

  关于大唐的一些影视剧,也看过一些,大唐的历史,也知道不少,所以,在陈平安的心中,大唐是繁荣的,就好像是唐诗一样,充满着浪漫色彩。

  当他知道自己是真的穿越了,还穿越到了贞观之初,心下无比激动,在兴庆宫的第一个晚上,几乎是半夜两三点了才睡着。

  然后,就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,也算是不枉此行。

  可这个心思,其实还是把自己当做是穿越者,有点儿高高在上那般,总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,其实,也就是想要在李世民、长孙无忌等人面前,大大的装一个。

  真的是有心想要让大唐兴盛起来吗?

  其实,未必。

  陈平安从未真正地融入大唐,融入到这个时代,清楚这个时代的面貌,了解这个时代的风气,清楚这个时代的特色。

  他一直都是觉得自己是穿越者,是千年之后的人,是一个气运之子。

  因为,没有气运,他怎么可能会遇上这样的事情呢?

  直到今天在东市见到了慧娘带着妹妹插标卖首,衣着单薄、粗布麻衣、不少补丁、身形瘦弱、面容饥黄。

  这才算是看到了大唐底层人的生活,是一个什么样子。

  为什么说算是呢?

  因为,这还不是大唐真正穷苦百姓的生活,表面上繁荣的大唐京师长安城,在有一些坊间,大部分人,那都是过得暗无天日、失去人性的日子。

  大唐之初,就有着贱、人,良人之分,不说贱、人,在大唐,良人的日子也不好过,穷苦就是他们的代名词。

  陈平安以前只觉得自己攀科技树,多拿出一些先进一些的技术,多提升大唐的国力,也就能够让大唐比历史上还要兴盛。

  可当他第一次在这长安的大街上逛了一圈之后,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,攀科技树,壮大的只是大唐的骨,有骨没肉,依然不算强大。

  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制度,一个好的制度,可以让王朝更为稳定,也更能够激发出人口红利的潜力来。如今的大唐人口,在隋朝之后,确实减少了不少,直到盛唐时期,才算是和隋文帝时期的人口持平,但是放眼整个蓝星,大唐的人口依然是最多的。

  直到夜幕来临。

  慧娘带着她的妹妹,跟着张超安排的人,回到了县伯府。

  这时候,慧娘才知道,买下自己和妹妹的人,是开国县伯陈平安。

  也就是最近长安闻名的少年英才,一个曲辕犁,被很多人夸赞。

  慧娘也听过不少人讨论,有人说,陈平安乃是隐士高人的弟子,也有人说,陈平安乃是农神之后,也有人说,陈平安在梦中得到了先秦时期的墨家巨子传授绝学等等传言。

  在慧娘的认知中,甚至是大部分的长安百姓认知中,造出曲辕犁的陈平安,是一位大才、能臣、好官,以及……好人。

  敬晓月在外面微微躬身道:“郎君,慧娘带着妹妹回到了府上,你要不要见一见她们?”

  在敬晓月看来,陈平安是见了慧娘姊妹之后,心情才有一些不好,回到府上之后,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。

  她也不太明白,陈平安为什么这么做。

  要不是一开始,陈平安说了不要打扰他,说不得,等的着急的敬晓月和张超两人,都要破门而入了。

  “嗯。”

  陈平安回了一声。

  房门打开了。

  敬晓月连忙抬头一瞧,发现陈平安还算是神清气爽,也就暗自松了一口气。

  陈平安则是上前,拉着敬晓月的小手,轻声道:“放心吧,我就是看到慧娘她们为了活着而不得不卖身,就觉得自己的担子其实还是比较重的。”

  “回来之后,就想着,要做一些什么。”

  “好了,走,去看看慧娘她们,我还有一些疑惑,想要询问她呢。”

  敬晓月温柔地笑了笑,任由陈平安牵着自己的手,两人去了前院。

  “郎君,慧娘和幼娘是长安城外韩家村的人,因为春日感染了风寒,一夜高烧,便得了失魂症,半夜独自出去,掉进了水沟中,第二天才被人发现的。”

  “慧娘一家,她父亲早年被征兵,进入行伍,后来也杳无音信,慧娘的大母一人撑起一个家,可能是劳累成疾,一病不起了吧。”

  “如今,她那亲戚因她姊妹是女子,便要回了田地,把她们给赶出来了。”

  敬晓月跟着陈平安一起,一边走,一边讲述着慧娘的身世。

  麻绳专挑细的断。

  慧娘的母亲就相当于是她们一家人的救命绳,结果没能撑到她们两人嫁人,找到依靠,就因为一个风寒病而死了。

  没了母亲,韩家的人,自然也不可能还让慧娘继续耕种那一亩地,她一个弱女子,怎么能耕种的了,若是以后找了个夫家,是不是也要把这一亩地带走?所以,韩家的人就直接把她们两人给赶出去了。

  陈平安到了前院,就见到有一点儿局促地站在那里的韩慧娘和韩幼娘。

  韩幼娘看起来好似只有六岁,瘦瘦的、小小的,很是怕生,紧紧地攒着韩慧娘的衣角,躲在她的身后,露出少许,瞄着外面。

  见到陈平安和敬晓月走进来,一下子缩了回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