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:茶税_贞观公务员
笔西中文网 > 贞观公务员 > 第88章:茶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8章:茶税

  在男耕女织,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,完全就是看老天爷吃饭。

  不下雨,怕干旱。

  下起雨来,怕洪水。

  贞观元年的春天,还算是天佑大唐。

  春雨贵如油。

  这一年的春天,雨水刚刚好。

  只不过,到了四月份,就很少下雨。

  有时候,当天下雨,当天就晴了。

  也算是好的了。

  然而,到了五月初,两河的中游就时不时下个大雨。

  等到了这五月底。

  一场暴雨来袭。

  陈平安不记得历史上贞观年间有过非常大的天灾,就算是有,他也没看到。

  唯一记得的一个,就是贞观年间出现过蝗灾。

  可惜,忘记是哪一年了。

  陈平安听着哗啦啦的雨声,品尝着自己炒出来的茶叶,泡出来的茶水。

  汉代时期就开始制茶,到了唐朝时期,制茶的工艺已经比较完善了。

  不过,这时候是蒸青手法。

  炒青手法要等到明朝的时候才会出现。

  这也是陈平安在一個帖子里面看到的内容,并且还讲解了炒茶手艺。

  陈平安也就让将作监打造了一个圆铁锅,然后架起了木炭,开始尝试炒青手法。

  先给茶叶来一次高端的按摩,揉捻好了之后,在晾一晾,最后放进铁锅里面慢慢地炒。

  直到叶子变成了细小干脆的茶叶,就算是完成了。

  放进竹筒里面保存。

  想要喝的时候,拿出来,用开水泡就行了。

  味道嘛。

  其实也就那样。

  “贞观元年好像没有记载有过大的洪涝灾害,这雨虽然下了三天,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吧?”

  陈平安多少还是有一点儿担忧的。

  而比他还要担忧的人,自然也就是李世民了。

  这不。

  郭安冒着雨,走进了阁楼,抱拳躬身施礼道:“陈少监,陛下召见。”

  陈平安就知道,李世民肯定会召见自己,问一问情况。

  起身道:“这就来。”

  说完,顺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个竹筒。

  然后坐和郭安一起进宫。

  因为下了雨,再加上事情紧急。

  郭安也是坐着人力车出宫。

  长街上,行人也比较少。

  人力车很快就到了皇城宫门外。

  陈平安和郭安两人有打着伞,疾步走进了皇城。

  “臣,拜见陛下。”

  李世民连忙道:“免礼,朕今日召你前来,是想要问一问,今年可有什么天灾?”

  陈平安就知道李世民这时候召见他,应该就是问这个的。

  “陛下,臣只记得贞观年间有过几次蝗灾,至于旱涝之灾,似乎影响并不大,所以未曾被详细记载。”

  李世民听完,也就松了一口气。

  陈平安这时候则是拿出了一个竹筒,双手奉上。

  “陛下,这几日,臣在家,想到了一个炒茶的手艺,便实验了一番,总算是炒出来青茶茶叶了。”

  “还请陛下品尝一二。”

  李世民‘嗯’了一声,示意陈平安递过来。

  这时候,偏殿上自然也只有李世民和陈平安二人。

  陈平安上前,把竹筒放在了桌子上。

  李世民直接拿起,打开。

  一股清香扑鼻。

  闻起来,确实有一股特殊的味道,但是不是那么的难闻。

  唐朝时期饮茶不叫喝茶,而是叫做吃茶。说白了。

  就是把茶叶蒸青之后,再捣碎成粉末,然后做成茶团,煎茶法主要有选水、取火、候汤、炙茶、碾茶、罗茶、煎茶和酌茶等几个步骤。

  看起来,已经是相当完善,也相当麻烦了。

  可往往,美味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手法,就能够让他不失去其本来的味道。

  唐朝这种把茶叶捣碎,最后煮成粥一样,相当于是咖啡一样的喝法,陈平安到底还是没有习惯。

  趁着这段时间空闲在家,把上一次让张超找人炒茶的手艺,自己亲自进行了改良。

  也算是推陈出新,以后,也可减少茶商制茶的工序,让茶变得好喝一点。

  至于什么苦涩什么的,其实可以加上花,比如茉莉花、桂花什么的。

  这样就更有味道了。

  李世民看着竹筒里面的细小茶叶,抬头问道:“这是你炒出来的茶?如何吃?”

  陈平安解释道:“陛下,可用最好的山泉水,把山泉水烧的沸腾之后,再倒进少许茶叶,泡一会儿,就可饮用。”

  李世民听完,立即叫道:“郭安!”

  守在外面的郭安,连忙打开了大门,走进来,躬身道:“奴在。”

  李世民吩咐道:“你去取一些山泉水过来,然后烧沸,朕要用它来泡茶。”

  郭安回道:“喏。”

  等到郭安走了之后。

  李世民问道:“这炒茶工序如何?”

  打开竹筒,就有一股清香,想来味道应该还可以,若是能推广,或许还可赚钱。

  陈平安则是认真地回道:“陛下,喝茶乃起源于汉朝,兴于唐盛于宋,然后传承至千年之后。”

  “最为关键的是,因为茶叶的盛行,让王朝又有了一个主要的赋税来源,那就是茶税。”

  陈平安记得一天有一个帖子,写着若是到了古代,还可以让人种植烟、叶,然后做出卷、烟来。

  不过,烟叶好像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原,这时候还没有。

  而且,卷、烟伤肺,对于百姓来说,并不是什么好事儿。

  陈平安也不想以后诗仙李白不喝酒,改为抽烟了,杜甫的那一幅画上,也有了一个手夹着卷、烟的动作。

  烟、税确实也是一个大税,可是,一来,大唐这时候还没有烟叶可以种植,二来,这种事情完全就是弊大于利,不可取。

  倒是茶税,完全可以作为和盐税一样的大税。

 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,只要是能够搞钱的项目,他现在都是有着很大的兴趣。

  毕竟,民富国强,国富民更强嘛。

  “哦……。”

  “你且说说。”

  陈平安回道:“陛下,如今的汤茶,制作起来工序太多,而且,也正是因为工序多,所以茶团并不便宜,别说普通百姓,就是一些小家小族估计都不太会买茶团。”

  “臣所研制的炒茶手艺,就非常简单,采摘茶叶之后,先揉捻一番,然后晾一晾,再放在锅里面用温火慢慢地炒,直到茶叶变成细小的茶叶干。”

  “然后直接放在这样的竹筒里面保存,等到要喝茶的时候,烧开水,放在沸水里面泡一会儿,就可以喝了。”

  “味道稍微有一点儿涩口,却不会和那直接用茶叶来泡的那般苦涩。”

  “再加上,臣在其中还加了一点儿茉莉花,味道会清香一些。”

  “工序简单,也就能够炒出更多的茶叶,再加上茶叶的品种,完全可以分为多种的茶叶。”

  “到时候,茶叶也就会更便宜一些,这叫做薄利多销。”

  “看起来便宜,只要是卖的多,同样也赚钱,茶商们赚钱了,朝廷也就可以收取更多的茶税。”

  等到陈平安解释完了茶叶盛行,茶税收起来,效果如何如何。

  郭安也已经取来了山泉水。

  冒着雨,在后边的骊山取来的。

  然后当着面,烧开。

  郭安先尝了一口,再用这山泉水泡茶。

  陈平安以前跟着主任见客户的时候,也见到过有女生在一旁,优雅地泡茶。

  那手艺,确实让人赏心悦目。

  不过嘛。

  他一个大男生,是做不出来那种优雅的。

  所以,也就简单粗暴。

  当着李世民的面,倒出一点儿茶叶,泡一会儿。

  “陛下,请品尝。”

  看着杯子里面稍微有点儿发黄的水,鼻子闻到了一股味道,带着一点儿涩的清香。

  李世民端起茶杯,吹了吹,然后喝了一口。

  “嗯。”

  “确实有一股清香,和汤茶的口感不同。”

  说不上有多好。

  毕竟,泡出来的茶,和煮出来的茶,真的就是两种口味,也是两种习惯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