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:你太敬业了,朕自愧不如_贞观公务员
笔西中文网 > 贞观公务员 > 第79章:你太敬业了,朕自愧不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9章:你太敬业了,朕自愧不如

  陈平安给了李世民一个五年规划,同样,他也给了自己一个五年规划。

  雕版印刷术是中原印刷术初始的技术,在此基础上,才有了后来的活字印刷术。

  等到了大明朝时期,已经有了印刷机。

  只不过,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,导致文化出现了一个断层,也出现了一次文字狱,然后科技开始了停步不前,以至于很快被西方赶超了。

  而活字印刷术对于工艺水平也有着要求,最开始的活字印刷术是用木头雕刻活字印模,再后来,采用陶瓷,用胶泥烧制,用完之后清洗一遍,就可保存很久,再加上,宋朝时期的纸张质量也很好,油墨的出现,也促使活字印刷术成功了。

  现在的大唐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,唐朝中后期雕版印刷术盛行,如今,自然也能盛行。

  只是雕版印刷术需要直接雕刻整个模板,效率上并不是很高。技术也是一言难尽,脱字落墨,是家常便饭,至于一张纸上,字迹轻重不一,更是正常情况。

  所以,雕版印刷术也不过是暂时的,先让人们熟悉印刷术,再让将作监的人慢慢研究油墨,研究胶泥煅烧成为陶瓷,甚至是以后研究铜活字、转轮排字等技术。

  除此之外,还要重点研究造纸术,因为没有匹配的高质量纸张,也很难让雕版印刷术达到最好的效果,更别说活字印刷术了。

  现在的麻纸还是有一些粗糙,用起来不方便,时间一长,就容易变脆,稍微一用力,就碎掉了。

  不过,想要改良造纸术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不少专业领域知识,也是陈平安未曾接触到的。

  早知道自己要穿越,还有一部手机也跟着过来了,就应该把这些知识点,全部下载下来,放在手机里面。

  现在的手机,也就只能是看看里面的图片,看一看以前拍摄的一些视频,又或者是,当做一个电灯,晚上用来照明看书写字,油灯还是太费眼睛了,油灯点多了,味道也比较大。

  想要好一点儿的纸张,好像需要把纸浆打磨得更细腻才行,竹子、秸秆、稻草什么的,放在一起,经过长时间的浸泡,浸泡得差不多了再使劲儿捣,捣成泥浆,这是能想到的,也是现在已经有的技术,关键在于漂白技术,在于压纸,在于烘干。

  陈平安能够想到的也就这些了,再多,也想不出来,更想不到。

  不过,事在人为。

  李世民眼中一道亮光闪过,问道:“改良造纸术?”

  刚刚弄出来雕版印刷术,就把这技术扔给了将作监,转头就又去研究改良造纸术。

  这么兢兢业业,让李世民多少都有一点儿不好意思了。

  前几日,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出现,雕刻出来模板,以后就能解决书籍少的问题,让寒门士子读书成了个难题,颇为大快人心,以至于风流好几个晚上。

  一时间,没忍住。

  如今再听陈平安想要改善造纸术,好造出来质量上乘的纸张,甚至是洁白如雪的白纸,心下自然是有点儿愧疚。

  陈平安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,毕竟在他看来,自己做到自己应该做的,也绝对可以让大唐实现质的飞跃。

  既然当了这大唐的公务员,那自然是要尽职尽责。

  只能说,在现代福报的渲染之下,早已经不知道躺平为何物。

  当然,若是让陈平安尝到了躺平的滋味,估计也很难继续坚持所谓的‘尽职尽责’了。

  陈平安解释道:“千年之后的纸张不仅洁白,质量也非常好,甚至是能割破人的皮肤。”

  “然而,却又十分的柔韧,这样的扯拽,都不会直接撕裂纸张。”

  “不过,这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,臣只能是尽力而为,让纸张柔韧一些,白一点儿,不会大面积漏墨。”

  李世民认认真真地道:“嗯,你尽力施为,不管结果如何,也不必在意。”

  “五年不成,那就十年。”“这也是你当初所言之语。”

  陈平安抱拳道:“喏。”

  ……

  陈平安到了将作监,找到了田季,和他一起去了造纸作坊,看完了整个造纸的流程,问道:“你们所用的原本材料是什么?”

  造纸作坊的东家连忙回道:“回大官,我们用的都是竹料,还是蜀中的夹竹。”

  田季在一旁解释道:“蜀中的麻纸是如今上乘的纸张,麻纸用的就是夹竹。”

  陈平安点点头,在熟悉了整个造纸作坊的流程之后,也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  真要是改良了造纸术,到时候可能也是用这小型的造纸作坊来造纸。

  可想要提高大唐的文化水平,想要民可使、由之,不可使,知之。

  而如今,大唐是建立在隋朝末年动乱,是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新的王朝。

  说实话,在礼教方面,还不如隋文帝时期。

  这时候的犯罪率也是非常高的,各地还有一些山匪、水匪、马匪什么的。

  想要提升大唐的文化水平,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。

  不过,李世民已经开始在着手剿匪任务,科举制度也已经建立起来,世家门阀们也相对来说,算是安宁了不少,在经历了战火之后,也想要过安稳日子。

  所以,完全可以来一个赶鸭子上架。

  先拿出雕版印刷术,改良造纸术,书籍多了,还有一个科举取士的宽广大路,相信时间一长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,是会形成的。

  那么小型的造纸作坊,也就不够用。

  既然要改良造纸术,那不如玩一票大的。

  不过,在此之前。

  还是要先成功改良了造纸术再说。

  陈平安让人弄来了稻草、树皮、夹竹、茅草等原材料,放在水池里面泡着。

  先泡三个月的时间,三个月之后,再把这原材料拿出来捣碎成泥浆,再拿出一部分,放上生石灰,试一试,能不能漂白。

  要是成功改良了造纸术,不仅仅是可以定制线装本书籍,还能够用来做报纸。

  报纸这个东西的存在,意义还是非常大的。

  对于大唐人来说,报纸就相当于是大唐版手机,百姓们可以通过报纸来了解天下事,从而减少信息闭塞,而导致百姓们的愚昧无知,被世家掌控。

  舆论最好还是掌控在朝廷手中,就算是夸张地渲染了一下大唐的盛世,就算是粉饰太平。

  可有时候,这样的手段,其实也是一种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的必要手段。

  刚刚晋升为县侯,也算是大唐非常年轻,没有荫恩,也没有继承爵位,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,凭借自身的实力,直接晋升为县侯的陈平安,竟然没有大摆宴席,也没有接受拜帖,日日笙歌,而是天天两点一线,将作监—县侯府。

  如此兢兢业业,以至于一直关注着陈平安的动向的魏徵,都不免心生敬佩。

  “不愧是说出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之人,言必行、行必果,当如此也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