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:新闻学_贞观公务员
笔西中文网 > 贞观公务员 > 第81章:新闻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1章:新闻学

  陈平安也知道废除徭役很困难,这个制度对于封建王朝的帝王来说,是一本万利的国策,就算是他明知道这是一个弊政,可是现阶段没有其他更好替代的制度,直接废除,是不可能的。

  但是,大唐造纸司就不能继续用这种策略,不能继续养什么继承制工匠了。

  “陛下,臣之所以想到雕版印刷术、改良造纸术,甚至是以后还会改进笔墨,其实就是想要实现一个理念,民可使,由之,不可使,知之。”

  “如今的百姓可能连礼教是什么都不知道,世家门阀还会坚持着家法大于国法。”

  “不仅如此,其他的小宗族也会学着做。”

  “当地的官吏算什么?”

  “若是官吏威胁到了他们宗族,或许,这官吏都可能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。”

  “百姓们愚昧,也就越容易被这些养着读书人,养着打手,养着死士的人糊弄。”

  “流水的王朝,铁打的百姓。”

  “皇权不下乡,就是因为百姓们不知道国策为何物,也不知道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。”

  “明朝时期,开国皇帝还建立了登闻鼓,他在位的时候,登闻鼓还有作用,还有不少百姓为自己击鼓鸣冤,皇帝死后,登闻鼓也就废了。”

  “百姓依然会被世家大族欺负,依然被剥削,依然不知道国策仁政是什么。”

  陈平安觉得只有提高了百姓们的认知,在掌控舆论的基础上,灌输爱、国、思想,灌输民、族、意识,这比只是给读书人讲述什么忠君爱国,所得到的收获还要大。

  愚昧的百姓很容易就会被人牵着走,稍微一个谣言,就能够让他们信以为真。

  大唐的贞观之治,也确实算得上是一个盛世。

  然而,根据大唐的史册记载,在这二十三年的时间中,也有不少农、民、起义,只不过,这些举旗谋反最后也都被镇压了。

  最有名的,自然还是那位和女皇有过一些野史传闻的谋反头子陈硕真。

  若是百姓们不那么愚昧,若是报纸能够宣传大唐的仁政,能够报道各地的情况,来一个大环境的粉饰太平,灌输爱国、民·族意识等,应该会减轻学术门阀们对于舆论的控制力。

  李世民微微蹙眉,这是他再一次听到的一个新鲜词,一个新鲜事物。

  “报纸?”

  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邸报,但是这个邸报,其实就相当于是战报。

  因为这时候,主要用来记载史册的载体,还是竹简,传递战报的载体,甚至还是羊皮卷。

  纸张也确实在用,通常也都是朝堂之上用来文书的,一些门阀世家用来让自家子弟们学习用,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。

  陈平安也知道这一点,在兴庆宫的时候,那老宦官给他准备的就是竹简呢。

  可竹简这东西对于陈平安来说,实在是太久远,也太不方便了,几句话就已经写满了一个竹简,这也是古代为何要流行言简意赅了。

  “陛下,报纸的好处很多,首先第一点,就是这天下言论,当由陛下掌控。”

  “用儒家之思想,教出来的也都是读书人,而这些读书人的心中,儒家自然也就是第一位。”

  “而报纸不一样,报纸上甚至是可以写一些学术文赋,用来给自己扬名。”

  “只要是第一个吃到了甜头的人以此扬名,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大儒、名儒、学子会被吸引,会忍不住,主动拿出自己的学术文赋的。”“这样一来,也就可以让寒门士子不花费太大的代价,不用缴纳昂贵的束脩,不用去千辛万苦地拜师,就能够通过报纸来学习。”

  “除此之外,还有一点,那就是控制舆论。”

  “比如,陛下有意施行仁政,那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,如今的大唐在休养生息。”

  “也让天下人明白,国家、国家,没有国,哪里来的家?”

  “读书人的忠君爱国,只是因为儒家教义,并非是真正的忠君爱国,当报纸上的忠君爱国深入民心,当百姓们都知道,如今的国家叫做唐,我们都是唐人,是炎黄之后,当为一家。”

  陈平安给李世民讲述了报纸的诸多好处,甚至是直接让郭安拿来一张大的纸。

  他直接用炭笔,在纸张上写起一份报纸。

  虽然他只是看过几次报纸,也都是大致浏览了一下,然后就扔在一边。

 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能写出一份报纸来。

  头版头条当放在中间。

  然后就是一些新闻了。

  写得比较快,字当然也就不怎么好看。

  很快,一个面的报纸,就这样写出来了。

  李世民则是一直坐在那里等待,一边看着陈平安提笔书写,一边思考,徭役之制、大唐造纸司、报纸、线装本书籍等。

  信息量太大,这个信息量是能够想象得到,并且也是正在施行的规划。

  所以自然也就比形而上学的那些什么小民经济、货币价值、工商双边发展等理论要容易懂一些。

  “陛下,这就是千年之后的报纸样式。”

  陈平安写完之后,直接上呈给了李世民。

  李世民连忙接过来认真阅览,发现,这好像就是一本史册一样。

  “这……似乎所写的都是大唐正月初到五月的一些事情呀?”

  陈平安解释道:“陛下,不错,报纸所写的都是时事政治,也就是当下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。”

  “比如这一条,臣描写的就是许敬宗在淮南以工代赈来兴修水利,修建水渠引水,又修建一些水库蓄水,从而达到治水的效果,可减轻两河流域洪涝的影响,减轻洪涝灾情。”

  “这只是粗略的描写,以后,若是真的建立起来报纸,这上面就要持续报道许敬宗在两淮治水的进程,这样一来,不仅可以让百姓们知道朝廷做了那些事情,为了不让他们受灾,又做了多少非常大的工程。”

  “这些是功绩,是功在千秋的工程,那自然是要大大宣扬一番,让百姓们知道。”

  “不然,百姓们还以为,这都是陛下为了自己,为了大唐国祚,而非是为了他们。”

  陈平安一一为李世民讲述了报纸的内容,解释什么是时事政治报道,什么叫做新闻。

  李世民听完,已经是佩服不已,也是心潮澎湃,忍不住地喃喃自语道: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啊!”

  他看着陈平安,感慨地说道:“千年之后之所以能够让百姓们安居乐业,能够飞速发展,这报纸功劳应该不小吧?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