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:土豆熟了_贞观公务员
笔西中文网 > 贞观公务员 > 第82章:土豆熟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2章:土豆熟了

  李世民是真的没有想到,千年之后竟然还有报纸这样的存在,专门用来报到朝廷的所作所为。

  仅仅是陈平安所写出来的简单的报纸样式,就让李世民明白了报纸的真正意义。

  这就是一个和儒家教义差不多的形式的存在,儒家是教导读书人忠君爱国,而报纸则是教导天下人忠君爱国。

  读书人心中有君有国,和天下人的心中有君有国,两者相比,自然是后者更容易让国祚延绵下去,也更有利于王朝的稳定。

  所以,李世民发出了感慨,同时,也对报纸这东西开始垂涎三尺了。

  相比较曲辕犁、高炉炼铁、人力车什么的,李世民更希望报纸能够快速出现,并且得到普及。

  陈平安继续道:“陛下,只不过,凡事都有其利弊,报纸也是一把双刃剑。”

  “朝廷可用报纸来报到朝堂百官的所作所为,宣扬仁政,安抚民心。那么,一些别与用心的人,也可借用报纸宣扬自己的思想,比如,某一个当地的大家族,在当地用报纸来宣扬自己如何在当地修路搭桥,如何善捐善施,从而获得人心。”

  “也会有佛门、道门之宗门,为了壮大自家,为了获得信众,也会用报纸的方式,私下里宣扬自家的思想。”

  “报纸的出现,可为陛下所用,也就会被其他人所用。”

  李世民听完,却沉声道:“朕会下旨,禁令一切私下刊印报纸。”

  “违令者,诛三族!”

  你想要用报纸来宣扬自家的所作所为,从而获得民心?

  你一個小家族,想要民心做什么?

  是不是想要谋反?

  这天下的人心,只有朕能够获得!

  李世民是真的怕了世家门阀吗?

  在规则之内,他还真的不怕世家门阀彻底掀桌子。

  大不了。

  他再用天策军打一场。

  作为帝王,作为中原的九五之尊,他还是有这个信心的。

  陈平安抱拳施礼。

  现在直接说报纸的将来,那不太理想。

  毕竟连改良纸张都还没做到,还要等三个月,还要等待长安城的修缮,还有管道的修建。

  道路不通畅,报纸传递不及时,也就失去了时事新闻的作用。

  ……

  五月初十。

  种在水缸里面的土豆叶子已经开始发黄,也是时候挖出来,看一看效果。

  不过,这个新的作物种子,对于大唐而言,还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陈平安直接让人抬着水缸,由百骑的护送之下,进入了皇城。

  而在后院,另外五个水缸里面,也有几个青苗。

  不错。

  那玉米还真的发芽了。

  陈平安本来都没有太大的信心。

  毕竟,那玉米是在超市里面买的,可能还放在冻库里面的,专门用来煲汤,或者是煮着吃的嫩玉米,可能都没有完全成熟呢。

  不过,好在它还是发芽了。

  可能是因为穿越的关系吧,不仅仅是让陈平安变年轻了,也让土豆和玉米适合耕种?

  陈平安也没有过于在意这些,能出苗,自然是极好的。

  太极宫,偏殿。

  李世民还在处理奏章。

  陈平安提到报纸、提到新闻学的时候,也给他开拓了思维。

  他如今对许敬宗治水也比较上心。

  以前就觉得不过是治水,直接让人去做就行了。

  天灾人祸。

  这本就是不能避免的事情。

  可陈平安说通过报纸来报到许敬宗治水,从而让百姓也能知道朝廷做了哪些好事儿。

  李世民就觉得报纸暂时弄不出来,但是这报到是可以的吧?

  所以,他就让人整理了许敬宗的一些奏章,还有淮南当地官员的奏章。

  打算写成一个告示,告知天下百姓,他李世民登基之后,做了哪些有利于百姓们安居乐业的事情。“陛下。”

  “蓝田侯在外求见。”

  郭安躬身走进来,声音不轻不重地提醒道。

  李世民刚看完许敬宗的所有奏章,还想着,召见陈平安,让他也看一看,没有想到,他还没召见,陈平安自己就来了。

  “宣。”

  “来的真巧。”

  郭安犹豫了一下,继续提醒道:“陛下,陈平安还带来了一个大水缸。”

  李世民愣了一下。

  却又想起来,这大水缸为何物。

  当即“噌”地一下站起来。

  “走!”

  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出偏殿,就见到陈平安站在外面。

  “土豆在何处?”

  李世民急切地问道。

  陈平安连忙抱拳躬身道:“见过陛下,土豆就在那里。”

  李世民立即迈步。

  “这……就是土豆?”

  李世民看着有一些发黄的叶子,只觉得,这要怎么吃?

  陈平安跟在后面,拿起水缸里面,他让铁匠打造的小铁锨,慢慢地扒着土。

  不一会儿。

  一颗大土豆出现了。

  陈平安小心翼翼地扒着土,生怕擦破了土豆的一点儿皮。

  李世民就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。

  “陛下,这就是土豆。”

  陈平安拿出一颗,递给了李世民。

  李世民接过,细细看起来。

  陈平安则是继续挖。

  “陈卿,此土豆……该如何食用?”李世民问道。

  陈平安一边挖,一边回道:“陛下,做法比较多,可以直接煮着吃,也能切成片,炒着吃,还能切成片,烤着吃,又或者是和鸡肉一起炖着吃,都可以。”

  李世民点了点头。

  又过了一会儿。

  陈平安才挖出所有的土豆来。

  “陛下。”

  “臣种下的是六个土豆,种的时候,把土豆切成块,一般,一个土豆可以切成两块或者三块,臣为了保障可以都能发芽,所以切成两块,一共是十二块,然后都种下,一共发芽了十株。”

  “而这十株土豆,现在得到了五十二颗,有大有小。”

  李世民立即让不远处的郭安拿来了称。

  “你且称一下,算一算。”

  陈平安也有此意。

  挑了六个大一些的,算作一开始的种子。

  在按照亩产来计算。

  “陛下,和臣预计的差不多,也是千年之后的土豆的正常产量。”

  李世民激动不已,这么高产,以后也就不缺粮食了啊!

  陈平安停顿了一下,继续道:“陛下,只不过,我们现在没办法育种,这土豆经过好几代的种植,产量会一代不如一代,除非有了法子育种。”

  李世民是听过陈平安讲解后世的高产粮食,听说过育种,什么高杆抗倒伏小麦,什么杂交水稻等。

  他也知道这法子,在这时候,朝廷也会挑选最好的种子,种在皇庄,农户也会留下最好的,作为来年的种子。

  但是陈平安所言,是专门有一个官署,挑选了上好的田地,作为基地,专门研究如何得到最好的种子。

  李世民再一次感受到了,什么叫做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。

  陈平安分出几个非常小的土豆,对沉思中的李世民轻声道:“陛下,这些土豆太小,不适合作为种子,陛下可尝一尝其味道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xi9.cc。笔西中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xi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